达和茵原是街坊邻居。从小一起玩儿,长大一起上学。后来两人都进了大学,茵学护理,达学电机。毕业前两人海誓山盟:非君不嫁,非卿不娶。谁知那年一场运动,达被扣上右派帽子,遣送至边疆原始森林去伐木。茵受株连,亦挨了不少批斗。几年后有消息说伐木场失火,达命归黄泉。茵才斩断情丝,嫁给一个高干子弟。不料那高干子弟竟是《红楼梦》中的孙绍祖式的人物,“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覷着那侯门艳质似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茵郁郁寡欢,落得一身疾病,最后落得个“不会生育”而被"休”。茵离婚后,向单位请假住院治病。断断续续,一住就是两年。医疗期间,她结识了一位医生,订下秦晋之好。后来生了一男孩,取名“思达”,茵总算尝到了人生的香醇。不幸的是,那位医生还没等到儿子喊他一声“爸爸”,就死于车祸。从此,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儿子长大后,“娶了老婆忘了娘”,跟岳母娘过活去了。茵孤孤单单,惨淡度日,常常思念死去的恋人。
达其实没死,伐木场失火是事实,但他有幸活下来。他得悉茵嫁人后,与当地一位瘸子寡妇组成“互助组式”的家庭。生有一女,取名“念茵'以志对茵的思念不息,后来瘸子寡妇得了瘫病,长年卧床,他里里外外撑起了家。女儿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究生,他送走女儿,便携瘸子寡妇回了原籍。
达回来后,偶尔与茵见于街头巷尾,四目凄然相对,“多少事,欲说还休”第二年,病子寡妇去世。?达与茵彼此深埋在心底的爱火复燃,重修前盟,有情人终成眷属。
没想到当晚洞房花烛摇曳,帐里却幽怨不绝:达勃而不坚,一勃即软。面对肌肤洁白、风韵依然的茵,达心有余而力不足,满身淌汗,脚底却冰凉如水。犹如一只挣扎的困兽,想使出浑身的力气,却不待与对方交锋就败下阵来。在女人面前,达第一次感觉自卑和一种畏惧挑战的恐惧。
“以前不是这样的。”达似乎在安慰自己,也是说给茵听。他以往也有类似的现象,但瘸子寡妇知冷却热,温柔有加,体贴备至。一方行动,一方配合,十分默契。不仅次次成功,而且每次都让他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茵的委屈多于失望。原本指望老两口能相濡以沫,共同携手,颐养天年。也曾设想夫妻只要相爱就够了,有性锦上添花,无性照样也可以过日子。但当达一次又一次“软弱无能”时,她又实实在在感到缺少了某种东西,而且因为少了它的存在而使自己与达之间出现了一条难以逾越的沟壑,彼此有一段无法言说的距离。“毕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夫老妻,性仍然重要吗?”茵在心中不断地琢磨这个问题。
事实上,夫妻之间只要性欲尚存,性的能力犹在,性就是窥视其情存在的重要窗口。性与情浑然一体,性是血肉,情是灵魂。没有性的情,即是没有血肉的灵魂,总归是软弱无力。有人以为谈情高尚,谈性肮脏,这是天大的误会。
作为护士的茵也不是完全不懂得这些道理。只是达屡次阳痿,且吃药无效,这是另外一个问題,按照书上的说法,“阳痿有完全性阳痿和不完全性阳痿。就导致阳痿的原因而言,有器质性阳痿和心理性阳痿。”达的问题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具体地说,它属于“用进废退”性质,是长期精神创伤和性压抑的结果,应该可以恢复。一般认为性生活的失败常常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问翅,性的和谐是夫妻默契配合的结果。丈夫心理性阳痿的确是丈夫的毛病,但如果妻子给予真切的精神安慰和在操作上主动配合“废退”的功能是可以矫正的,“有时候生病的是丈夫,需要治疗的却是妻子。”“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付出任何努力。”茵对自己有信心。
这天晚上,在茵的暗示下达搂着茵再次求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