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摘:恋尸癖
一个具有恋尸癖倾向的人被所有无生命的事物所吸引,并且迷恋于它们。所有这些事物都是死亡的,诸如尸体、腐朽的东西、粪便、污垢等等。患恋尸癖的是那些喜爱谈论疾病、埋葬和死亡的人。当他们谈到死亡时,便恢复了生机。希特勒就是典型的恋尸癖的例证,他迷恋于破坏。死亡的气昧对他来说是芳香的。在他成功的年代里,这种倾向表现为他想干掉那些自认为是敌人的人。在行将灭亡的日子里,他最满意的莫过于目睹那些围绕在他的身边的德国人和他本人的全部毁灭。一份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尚未经过核实的报告,充分证明了这种判断:一个士兵看到希特勒神情恍惚地站着,目视已经腐烂的尸体,久久不愿离去。
恋尸癖寓于过去,而不是未来。他们的感情在本质上是多愁善感的,这是因为他们精心培育着他们咋天拥有的-或者相信他们已经拥有的感情记忆。他们是冷漠的,毫无表情的,只专心于为"法律和命令"而献身。当我联系到正常的生命时,"他们的价值是价值的逆反:不是生命,而是死亡刺激和满足他们。"对恋尸癖来说,从它对待暴力的态度可见其特征,如果我们引证西蒙娜.韦尔的定义,那么暴力是指把一个活人变成死尸的能力。正如性能创造生命,暴力能毁灭生命一样。归根到底,所有暴力是基于屠杀的力量。我并没有杀死一个人,我仅仅剥夺了他的自由;我只想让他丢脸或者剥夺他的财产一一然而无论我做什么,在这些行动的背后都存在着我屠杀和我愿意屠杀的能力。死之爱者必然热爱暴力。因为对他来说,人的最大成就并不是创造生命,而是毁灭生命;暴力的使用不是由环境强迫的昙花一现的行动一-而是一种生命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恋尸癖倾向的人真心地倾向于暴力。正如对于生之爱者来说,人的基本极性是男性和女性一样;对于恋尸癖来说,存在着与此不同的极性:有屠杀力量的人和缺乏这种力量的人。对他来说,存在着两种"性":有力量和无力量,屠杀者和被屠杀者。他爱恋那些屠杀者,而蔑视那些被屠杀者。这种"爱恋于屠杀者〃的说法并非夸张。他们是他的性吸引和幻想的对象,他们只是不如上面提到的性倒错或者恋尸癖(食尸是他的愿望)的性倒错那么强烈而已。这种愿望不只是可以在有恋尸癖倾向的臆想中找到。我认识一些患恋尸癖的人,在他们的梦中,就有与上了年纪的男人或者女人性交的场面,尽管这些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女人在肉体上没有一点吸引力,但是患恋尸癖的人所恐惧和爱慕的是他们的暴力和破坏性。
很清楚,象希特勒这类人物的影响主要是存在于他们的无限能力和屠杀的欲望之中。由于这一点,他们为恋尸癖们所喜爱。另一方面,许多人与其说意识到了他们的恐怖,不如说害怕他们,而且仰慕他们。许多人并没有认识这些领导者的恋尸癖的本质,而是把他们看作建设者、救世主、好爸爸。如果恋尸癖倾向的领导者不自称他们是建设者和抵抗者,那么许多被他们吸引的人也不可能全力帮助他们夺取权力,而且许多受他们厌恶的人大概可能很快使他们垮台。当生命以组织、结构方式的增长为特点时,恋尸癖的人所喜爱的是一切一成不变的事物,所有机械僵化的事物。他们在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愿望的推动下机械地接近生命,好像所有活着的人是物,所有生命的过程,情感和思想都变成了物。记忆,而不是体验;占有,而不是生存,是物的总计。恋尸癖的人能够与一种客观事物结成关系,一朵花或者一个人——只要他拥有它;因此对他占有的威胁就是对他本人的威胁;如果他失掉了财产,那么他就失掉了同这个世界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了他的自相矛盾的反应:他宁肯失去生命也要财产。即使失掉生命,他仍占有财产,但他失去了生存。他喜爱控制别人,而且在控制的活动中,他屠杀生命。他深深害怕生命,因为就他的本性来说,是杂乱无章、无法控制的。在所罗门审判的故事里,一位错误地妄想成为一个儿童母亲的妇女就是这种倾向的典型;她宁肯要一个被肢解了的死孩子也不愿失去一个活孩子。对恋尸癖的人来说,正义意昧着正确的分割,而且为了他们称之为正义的事情,他们情愿屠杀或者死亡。"法律和命令"对他们来说是_种偶像一一任何威胁"法律和命令〃的每一件事情,都被认为是对至高无上的价值进行明目张胆的进攻。
恋尸癖的人被黑暗和夜晚所吸引。在神话学和诗歌中,这种人沉浸在洞穴,海洋的深处,或者瞎子的描述之中。(易卜生《彼尔.英特》中的巨人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例证;他们都是瞎子,_们生活在洞穴里,他们唯一的价值是对于"家里酿造"或者家里制造"的一件东西的自恋。)所有这些是为了远离或者直接反对吸引着他的生命。他愿意回到黑暗的于宫里,甚至回到无机物或者以动物形式存在的往昔生活之中。他从本质上趋于回到过去,而不是回到他仇恨和恐惧的未来,与此相联的是渴望得到肯定。但是生命从来就不是肯定的,不是可以预见的,也不是可以控制的;为了控制生命,它一定得把生命变成死亡;的确死亡是对生命的唯一肯定。
恋尸癖倾向通常在一个人的梦中得到最清楚的展现。这些梦涉及到凶杀、鲜血、尸体、骷髅、粪便;有时也涉及到人们变成了机器或者象机器一样的行动。这种类型的梦也偶而地发生在那些并没有表明有恋尸癖倾向的许多人身上。而在恋尸癖的人身上,这种类型的梦是常见的,而且有时是重复的。对于严重的患恋尸癖的人来说,人们经常能够从他的表情和举止中识别出。他是冷漠的,皮肤看起来死气沉沉,甚至他的面部表情好像也在散发着臭昧K。(在希特勒的脸上,人,们能够找到这种表情。)他是整洁的,烦扰的,学究气的。对这个世界来说,恋尸癖人的这个方面,在艾克曼的形象中得以证实。艾克曼深深地迷恋于官僚秩序和死亡。他的最高目的是服从和对组织机构尽职尽责、忠心耿耿。他驱逐犹太人好象运送煤一样。在他的视野里。几乎不可能看见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仇恨或不仇恨他的受害者问题与此毫不相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