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消费主义

性的消费主义

精彩文摘:性意义的多元性

约翰·盖格农在《性社会学》中论述在少于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人们已经从那个把性视为生殖和判断人的道德标准的时代,转变到一个拥有多重性意义和性目的的时代。70年代的性目的是表达人际关系亲近感的方式,是表达情感与反叛的方式。旧有的宗教与集体的目的仍然存在,而且其代表人物还往往占据着显要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但新的选择已经逼进,做出新的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比过去小多了。”在现代消费社会中,随着性对象变换的可能性的增加、某些群体对性态度的随意性,以及性行为的交换性,使得性的目的和意义展现出了与传统我们所理解的截然不同的一面。性的意义开始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更加分化的状态,具体来说表现如下。

1.性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休闲方式

“休闲和消遣意味着寻找欢乐、惬意。感到舒服,给自己的生活提供方便,自我协调,这就是享乐主义的道德。在现代休闲和与之有关的一切消闲形式中,人们重新发现这种伦理。目前休闲实践的发展导致这种享乐道德观的再现。”21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也是身体的时代,同时也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进了全新的身体娱乐的年代:用身体去娱乐,娱乐身体。也正如马尔库塞所言整个身体都成了……可以享受的东西,成了快乐的工具。”在这样一个享乐主义道德观和身体娱乐的时代背景下,性行为的休闲和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显现。甚至可以说,性也正在成为人们,特别是男人的一种休闲方式、娱乐方式。性与爱情、婚姻、家庭的内在联系开始松驰了。

对于一部分男人而言,婚外的性仅仅是性,是休闲的一种。它可以是一次性的,可以是一种游戏,一种瞬间的感官体验,一种身体欢乐的单纯享受,甚至和人们的其他休闲方式没什么区别了。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性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它仅仅是人类多种快乐的来源之一。享乐的性、消遣的性在人们的性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2.性成为人们牟取利益的一种工具

性存在关于这部分内容,在性行为的交换性中已有涉及。但目前还有一种现象——受薪情人现象不容忽视。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在经济面临困境,或者就业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比较推崇“曲线救国”的路线,希望以性为媒介,通过以身相许,最终的结果要么“被包”’成为别人的“受薪情人”,要么“结婚”,来解决自身经济生活的困境。

目前,社会上还流行着大学生征婚的现象,她们的年龄在21到23岁之间,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开出的条件基本都是“学历本科以上,月收入5000元以上,有房有车”的“社会成功人士”。大学生征婚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大学生,希望找个男友帮助自己交学费,以完成学业。有的希望找个当地人,可以比较顺利地留在读书的城市。甚至有的女大学生因就业无门,自身资质又比较好的,索性找个成功人士先结婚了。这种以婚姻、性为媒介,获得未来生活的安稳的做法,也是把性当作交易的筹码的表现。

3.性成为人们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

“‘性’在今天得以被发现、开发和用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发展。它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或培养的东西,而不再是被个人视为注定的事物状态而接受的自然条件。”“性也成为一个自我认同的可见的携带者,并且不断地被整合进个体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中。”性对于有些人来说,身体的快乐不是最重要,也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性的回报。他们认为,人的生活是多维度的、多层面的,要更多地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性经历特别是婚外的性就成了他们体验多维度、多层面生活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他们了解社会的一个渠道和窗口。

4.性成为个体身份的一个暗标记

如今,对性的体验绝不仅仅是满足肉体欲望的生物性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心理的和符号意义上的体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性会成为某些人身份的一种表达。性文化显然也是一种潜在的地位符号或社会分层符号。性不但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行为主体的欲望的满足与释放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国家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环节,从某一层面来说,性还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塑造主体,表达身份以及群体区隔的过程,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性实践,通过文化的认同,能够成为行为者个体整合到某一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媒介。潘绥铭也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阶层重构中,无论是从整个社会结构,还是从大众认同来说,都不由自主地把经济地位放在了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因素。可是人的最原始冲动除了“食”还有“色”。因此,由于“性”的不同而聚类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不容易与刚性的制度发生直接的冲突,因而更加可能“先行一步”。性经历的丰富和性资源的充裕在现代消费社会有着标明男性魅力、能力的功能,也就是说,性行为本身也具有符号性。从民间的顺口溜中(如,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下班不回家,四等男人下班就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老婆不在家)可以看出,性具有个体身份的建构和表达的功能。在调査中发现,在性对个体身份的建构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男人会以很自然的、而非愧疚的心态,甚至是以炫耀的心态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婚外性,而大部分女性仍处于被人说“不检点”、“放荡”的担忧中。

可见,性对于某些人来说,绝不仅仅是生理的满足,在生理满足的基础上,还有附加值和副产品,还具有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在其中。在某些群体中,个体的性实践成为其身份和魅力的表现,而且这种观点开始得到认同。由此可以看出,性实践的过程也是塑造主体的过程。性体现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本身也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一个媒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访谈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一个人的性交往、涉性交往的过程还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塑造主体,表达身份以及群体区隔的过程,具体来说,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同谁发生性关系,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在对方身上投入的资本的多寡,这些因素都成了性文化建构的符号的设置,成了反衬个体的地位符码,成为强化“自我中心”与“排除异己”的一种标识。同时,此时的身体不仅是追求享乐的器官,也是追求成就的器官。

相关文章
Xyuanzhang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11-08 09:35: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88school.net/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