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离不开女人的毕加索(上)

一生离不开女人的毕加索(上)

巴勃罗•毕加索(公元1881〜1973年)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他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数量惊人的作品(5万多件)、多样化的风格技巧、强烈的情感,这给各国艺术家以深远的影响。他是20世纪最富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生活和发展于放荡喧闹的环境中,何况他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冲动的艺术家,因而他的婚恋生活是十分丰富的,甚至有一些杂乱恋情伴随他的一生。除去一些昙花一现的恋情,有七位女性在毕加索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结过两次婚,但其他五位女子与他的关系也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受到普遍的尊重。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巴勃罗•毕加索都是一个早熟的孩子。还没满13岁的巴勃罗就决定给自己找恋人,但是他的班上只有两个女生。巴勃罗很小就显露出了绘画天赋,他的画总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而且学业优秀,两个女生都很崇拜他。巴勃罗决定选比较漂亮的安格丽丝为恋人。很快他们就开始互送情书了,不久两个人天真无邪的恋情被安格丽丝的父母发现,他们认为巴勃罗是个白痴,而且没有贵族身份。为了把两个孩子分开,他们把安格丽丝送到了潘普洛纳域。失去恋人的巴勃罗,深受打击,他认为是安格丽丝出卖了他们的爱情。

1895年3月,巴勃罗决定离开令他伤心的拉科鲁尼亚,到巴塞罗那去。后来美术学校录取了他,他并没有见过女人的躯体,上人体素描课时,他和同学们都画过许多女模特。15岁那年,他光顾了一家爱登音乐厅,在那里见到了跳脱衣舞的女郎。同学们在一起时经常谈论女人,对于没有性体验的巴勃罗来说,他们的谈论无疑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渴望体验一下性生活。于是假称自己已经19岁去了妓院。此后,他开始经常光顾妓院,喜欢征服女人画和女人是激情澎湃的毕加索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女人启发了他的绘画灵感,激起他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也使他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原来的创作风格,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玫瑰色的女人费尔南多•奥莉准埃是走进毕加索生活的第一个正式情人。当时毕加索正处于巴黎生活最困顿的时期,住在一栋破旧的楼房里,因为它活像塞纳河上妇女们洗衣的船,所以艺术家们称它“洗衣船”他们未曾想到,以后“洗衣船”这个名字将因为毕加索而扬名世界。

那是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下午。毕加索抱着一只小猫匆匆忙忙地跑回家。他跑过天桥,走进“洗衣船”的门廊,抹去额头上的雨水,然后望着大雨弥漫的灰蒙蒙的景物。这时他看见天桥上又匆匆跑来一个妇女,身上被雨浇透了。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滴。突然,毕加索犹如被雷击中一般,惊呆了。这是一个美丽成熟的少妇,一双杏眼,高高的鼻梁,丰满的嘴唇,一头浓密的黑发,然而吸引毕加索的不仅仅是这些,他发现她有一种内在的东西:虽然让雨淋得狼狈不堪,但浑身上下仍强烈地散发着一股端庄、秀雅的气质。毕加索全身颤抖了起来。美丽的女郎跑进门廊,撞见了正呆呆地看着她的毕加索,她拢了拢湿发,对毕加索嫣然一笑,便欲从他身边走过。“这个,给你。”毕加索突然将小猫塞给她。。哦,谢谢。她接过小猫说。。我是毕加索,巴勃罗•毕加索。他自我介绍道。。我见过你。她笑了笑,便走开了。毕加索站着那里,怔怔地望着她的背影:湿透的衣裙紧紧地裹住了她的身体,使她的身体曲线毕露,而且还可以隐隐地看见她粉红色的皮肤。一道红光从毕加索眼前闪过,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玫瑰色。毕加索发现自己坠入情网了,这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吸引,他的内心深处萌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好感情。

后来费尔南多成了他的情人,他们在这年秋天正式同居了。美貌而又善于处世的费尔南多的出现,使毕加索感到自己已经成年了,成年人正常的性生活减轻了他内心的孤寂和焦虑。更重要的是,由于费尔南多的出现,他的作品由原来以悲观、愁苦为主旋律的“蓝色时期”渐渐地过渡到以棕色和柔和的粉红色为主色调的“粉红色时期”。他此时的作品给人以清新欢畅的感觉。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充满了玫瑰色的爱和温馨。他以费尔南多为原型,绘制了《睡着的女子》《闺阁》等许多女性人体画。费尔南多在毕加索的生活中更多表现出的是母性,毕加索在。粉红色时期”像一个孩子一样,追寻好奇的事物,需要牵着母亲的手。

但后来毕加索发现他的艺术需要去追求“其他的东西”,他创作了《亚威农的少女》等一系探索“其他的东西”即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此时毕加索的画也日益出名,经济收入有了保障,他的内心深处又重新燃起一种冲动:他需要一个新的女性。1912年,毕加索画出了20世纪第一张拼贴画《椅子上的静物》。以这幅作品为开端,他开始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伴随着这一时期开始的,是他与伊娃·吉埃尔的恋情。伊娃与费尔南多不同,她比毕加索小4岁,身材娇小,温文尔雅,容易激动,也非常温顺。伊娃对于提高他在创作上的热情和激发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他与伊娃爱情的日趋炽烈,他的综合立体主义也日臻成熟和完善,他在许多作品中题上了对伊娃的爱一一“心爱的伊娃”,并使用一首爱情流行歌曲的名字“我的朱丽叶”,题名也多是“朱丽叶·伊娃“巴勃罗·伊娃”。但不幸最后伊娃患肺结核逝世了。他又开始了与众多女性厮混的生活。

一战爆发后,孤寂的毕加索接受朋友建议,开始另寻门路一与人合作创作芭蕾舞。他负责设计服装和制作布景。他设计的立体主义风格的布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位评论家评价道:“美术第一次闯进了音乐的殿堂。”而此时他爱上了25岁的芭蕾舞女演员奥尔嘉•柯克洛娃。这是美术与音乐的进一步结合。

奥尔嘉•柯克洛娃出身于沙俄一个乌克兰军官家庭,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奥尔嘉的俄国风情、她正统高贵的出身、她的典雅流露出的一种古老俄罗斯的神秘感,深深地吸引着毕加索。而毕加索此时渴望有正式的婚姻成为他艺术追求中的避风港,以慰藉苦闷的心灵,并且他也希望踏入那个令他讨厌而又神往的上流社会,奥尔嘉正是合适的对象。而奥尔嘉也不同于毕加索的其他女人,她注重的是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上的风光和荣耀,毕加索的才气、名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富,可以令她更从容自如地活跃在社交场所。于是他们最终于1918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婚后不久,一战便结束了’各种流派的艺术家们齐集巴黎。而毕加索则完全在一个新的艺术道路上出现了,他的油画、水彩画、水粉画、雕塑和铜片他的画展受到了从艺术界到普通市民的广泛欢迎。同时,他仍然为芭蕾舞剧设计服装、布景。在19世纪最后两年到20世纪初,毕加索大获全胜。他和奥尔嘉出入社交界,成为巴黎上流社会的尊贵宾客。

然而毕加索对艺术突破的不断渴求和对喧嚣的社交界的厌烦使他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他对妻子神经质的嫉妒也越来越不满意。1925年以来他的作品与和奥尔嘉结婚前的作品风格迥异。毕加索渴求女神的出现,引导他在新的艺术领域中行走。

相关文章
Xyuanzhang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11-10 00:09: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88school.net/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