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张作霖占领北京,蔡元培不得不离开北大,张竞生也南下,先到上海任中华艺术大学教务长,并与友人合资开办“美的书店”,附设新文化月刊出版社,自任总编辑,发行性育丛书等,译介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著作。还发行有关美学、宗教、艺术等书籍和浪漫派文艺名著,如《卢梭忏悔录》、《茶花女》等。
他创办的《新文化》月刊,封面印有“中国最有新思想的月刊”,辟有性育栏、美育栏等。张竞生在该刊《创刊宣言》中说:“到如今,我国尚脱不了半文明半野蛮的状态,尤可惜是连这一半文明尚是旧的、腐朽而不适用的。故今要以新文化为标准,对于个人一切事情皆当由头到底从新做起。”“若他是新文化,不管怎样惊世骇俗,我们当尽量地介绍,并作一些有系统的研究。”这本刊物当时每期印数高达2万册,这在20世纪20年代是不多见的。
他开的“美的书店”也打破了那时中国的传统,聘请几位年轻女店员。当时上海除少数几家外国人开的商店有女店员外,中国的商号多是男店员。“美的书店”出售性学书籍的竟是女店员,鲁迅曾极幽默地举出顾客们向女店员问:“第三种水出未?第三种水出未?”在女店员方面,只知道这是一本书名,出与未出,照实答复。但顾客们别有一种用意,或许得些便宜,故意索油,向女店员都守身如玉,不轻易与人出卖“第三种水”的。后来“美的书店”因多次被租界当局查抄,难以为继。1929年,张竞生到杭州讲学,宣传新文化和性心理,受到当地封建卫道者的打击,浙江警方竟以宣传性学、毒害青年的罪名,将他拘捕,后经保释出狱,驱逐出境。
之后,张竞生感到在国内无法施展抱负,再度赴法留学。1933年归闻,出任家乡广东饶平县实业督办。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又任饶平县民众抗0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救亡运动。解放后,张竞生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在香港、新加坡出版了他的性学论著《爱的漩涡》等。“文革”中,张竞生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遣返农村劳动,1970年在牛棚逝世。1984年,政府为他恢复名誉。1988年,他诞生100周年,广东省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追思这位思想文化界的勇士。
如今谈起现代性学,人们总认为是从美国金赛博士算起,金赛几乎成了现代性学研究的代名词,殊不知中国的张竞生从事性学研究更早,成果丰硕,他提倡性学,是要人人能过高质量的生活。他藐视社会偏见,敢于想人所+敢想,言人所不敢言,他尊重人性、热爱人生的种种奇思妙想,实在是难得的超时代的杰作。1926年他编撰的《性史》,1951年被泽成日文,1968年又从日文转译成英文,英译本的书名是《性史:中国最早的现代性教育论述》,该书至今仍在各地流传。作为世界性学大师,张竞生无疑是当之无愧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