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到3岁时,性别角色形成,家长如故意把孩子打扮成另类,以致孩子经常模仿错误性别角色,男孩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如穿女装,说话娘娘腔,举止娇嗲,喜欢洋娃娃,做游戏常扮女人,喜与女孩结伴玩;女孩反之,努力模仿男性,如穿男装,说话粗兽,举止粗野,喜欢玩汽车手枪,做游戏常扮男人,喜与男孩结伴玩。男女性别的错位就是性角色畸形。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发病原因,多与父母无视孩子的性别解剖特征有关,同时也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性心理学家认为,男孩在三四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能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以后性变态的心理根源。
要矫治儿童性角色畸形,家长首先应培养儿童从小对自己性别进行正确的辨认,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从小与男孩一起玩;反之女孩亦然。父母千万不要出于自己的心愿,而无视孩子的生理性别,人为地为孩子选择性别。对文静、害羞,有女性化倾向的男孩,要注意从小训练培养其勇敢、活跃、大胆等男孩性格;反之女孩亦然。孩子的文体活动也要与性别相应,如家长应让“假姑娘”在运动场上驰骋拼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勇敢;让“假小子”能在唱歌、跳舞中追求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性角色畸形这一心理偏差与孩子今后的恋爱、结婚、家庭和谐关系甚大,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有性角色畸形的倾向,应及早请儿童心理医生检查,及早进行矫治。成功的性教育应使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充分得到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全部性内涵。
相关文章
评论